(作者 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氣熱力集團有限公司 劉文姝)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背景下,紀檢工作與思政工作的融合成為加強黨的建設、提升黨員干部隊伍素質的關鍵路徑。本文基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于黨的自我革命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剖析兩者融合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意義,通過梳理當前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強化頂層設計、創新教育方式、聚焦重點群體、加強隊伍建設等融合策略,旨在推動紀檢與思政工作協同共進,為黨的事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紀檢工作以監督執紀問責維護黨的紀律規矩,思政工作用思想引領、價值塑造筑牢黨員干部的信仰之基,二者在黨的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將二者深度融合,契合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實現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重要探索,對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提升黨員干部政治素養具有深遠意義。
一、紀檢工作與思政工作融合的理論基礎與政策依據
(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為紀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強調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同時,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論述,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治黨治國的重要方式,為思政工作指明方向。這一思想體系為二者融合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石,體現出紀律約束與思想教育在黨的建設中相輔相成的緊密關系。
(二) 黨中央政策文件的有力支撐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黨的建設和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在監督執紀執法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對這一政策的具體落實,彰顯出從政策層面推動二者融合的導向與要求。
二、紀檢工作與思政工作融合的現實意義
(一)強化全面從嚴治黨,構建長效機制
全面從嚴治黨需制度與思想雙重發力。紀檢工作以剛性制度約束黨員干部行為,劃定紀律紅線;思政工作從思想根源激發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二者融合有助于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長效機制,從懲治震懾到制度約束,再到思想自覺,全方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二)提升黨員干部素質,激發擔當作為
通過思政教育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理想信念,使其深刻理解黨的宗旨與使命;借助紀檢監督促使黨員干部嚴守紀律底線,規范權力運行。這種融合能夠培育出政治堅定、紀律嚴明、勇于擔當的干部隊伍,激發黨員干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三)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凝聚發展合力
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紀檢工作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營造公正廉潔的政治環境;思政工作傳播正能量,凝聚黨員干部的思想共識。二者協同作用,能夠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全體黨員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
三、紀檢工作與思政工作融合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理念認知偏差,重視程度不足
部分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對紀檢工作與思政工作融合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存在“兩張皮”現象。將紀檢工作單純視為案件查處,忽視其思想教育功能;把思政工作當作務虛任務,未與實際監督執紀相結合。這種片面認知導致在工作中未能形成協同效應,削弱了二者融合的實際效果。
(二)協同機制缺失,工作銜接不暢
目前,缺乏完善的紀檢與思政工作協同機制,在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工作流程銜接等方面存在障礙。紀檢部門掌握的違紀違法案例未能及時轉化為思政教育素材,思政工作者難以獲取一手資料開展針對性教育;雙方在工作安排上缺乏統籌協調,各自為政,無法形成工作合力。
(三)教育方式單一,缺乏創新活力
在融合過程中,教育方式方法較為傳統、單一,多以集中授課、文件傳達等形式為主,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未能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術拓展教育渠道,滿足新時代黨員干部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教育內容也存在理論與實際脫節問題,難以觸及黨員干部的思想深處,導致教育效果不佳。
(四)隊伍能力不足,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紀檢干部在思政教育方面能力欠缺,不善于運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開展監督執紀;思政工作者對紀檢業務知識了解有限,無法將紀律教育有效融入思政工作。
四、紀檢工作與思政工作融合的策略與路徑
(一)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協同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黨委領導下的紀檢與思政工作協同機制。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二者融合工作,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制定工作計劃、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完善信息共享平臺,實現紀檢部門案件信息、監督成果與思政部門教育資源、輿情信息的實時共享,為精準開展教育與監督提供數據支持。同時,將融合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考核體系,明確考核指標與評價標準,強化責任落實,確保融合工作取得實效。
(二)創新教育方式,增強教育實效
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互聯網+紀檢思政教育”新模式。開發線上學習平臺,推出微視頻、動漫、H5 頁面等多樣化教育資源,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傳播紀律知識與思政理論;開展線上互動交流活動,如在線問答、案例討論、知識競賽等,激發黨員干部學習積極性。結合實地教育,組織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紅色革命紀念館等,通過沉浸式體驗增強教育感染力。此外,注重挖掘身邊的廉潔故事與違紀案例,編寫成教材或制作成專題片,使教育內容更貼近黨員干部實際,增強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三)聚焦重點群體,實施精準教育與監督
針對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將廉政談話、述職述廉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定期開展政治體檢與思想動態分析,督促其帶頭遵守紀律、踐行黨的宗旨。對于年輕干部,關注其成長需求與思想特點,通過開展導師幫帶、青年論壇、廉潔從業培訓等活動,引導其扣好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在監督方面,根據不同崗位、不同領域的風險點,制定個性化監督方案,實施精準監督,確保權力規范運行;在思政教育中,針對不同群體的思想困惑與問題,開展分類指導,做到有的放矢。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專業能力
開展紀檢干部與思政工作者的交叉培訓。組織紀檢干部參加思政教育專題培訓,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傳播學等知識,提升其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安排思政工作者學習紀檢監察業務知識,了解監督執紀執法流程與要求,增強其紀律意識與監督能力。鼓勵干部參加實踐鍛煉,在監督執紀一線、思政教育前沿積累經驗,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選拔培養一批既懂紀檢業務又擅長思政工作的復合型人才,充實工作隊伍,為二者融合提供人才支撐。
紀檢工作與思政工作的融合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關乎黨的建設全局與事業發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創新教育方式、聚焦重點群體、加強隊伍建設等舉措,不斷探索融合的有效路徑,推動二者深度融合、協同共進,必將為全面從嚴治黨注入新的活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與思想支撐。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持續深化二者融合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方法,讓紀律之尺與思想之魂共同守護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開創黨的建設新局面。